区农发局全力以赴做好备耕各项工作
为切实抓好今年春耕生产工作,农发局积极行动,抢早落实计划,重点从物资供应、政策落实、科技指导、农田灌溉等方面,全力以赴做好备耕各项工作。现将今年春耕备耕工作汇报如下:
一、春耕备耕基本情况
(一)加强源头监管,保障物资供应安全
坚持从农业投入品源头监管入手,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开展了2015年农资市场专项检查工作,对我区16家种子化肥经销店、2家农机维修网点进行了检查,现场核查了经营者经营手续,对玉米品种植物检疫证书编号、农药标签编号进行了网上查询,针对打击违规销售禁限用农药及烟剂的经营行为进行了突击执法检查,没有发现违法、违规销售农资以及哄抬价格的情况。全区今年春耕生产共需种子约69吨、化肥1200吨、农膜14吨,目前各类农资的储备量在90%以上,下摆到户量接近40%。各类农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其中:玉米种子价格平均35元/亩;45%含量的复合肥平均价格160元,国产二铵每袋170元,尿素每袋85元(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去年95元);农膜平均价格每吨12000元;除草剂每组30元。另一方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将农贸市场、蔬菜生产基地、种植大户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在蔬菜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抽检,确保春耕生产安全。全区共检修大中小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96余台套,发放农机安全手册及各式宣传单300余份,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农机安全作业。
(二)抓好政策落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切实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以及农机具补贴的核实、监管,同时做好今年农业保险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全区粮食面积及补贴农户数据的核实,计划4月份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299万元、良种补贴36万元;预计发放首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0万元,目前正进行宣传工作,待补贴目录下达后着手开展补贴工作。二是积极扶持合作社发展,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充分利用本桓公路、沈本产业大道的地理优势,积极发展观光农业、高效农业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引导和推动欢喜岭番茄和塔峪草莓产业规范发展,打开市场销售环节,拓宽销售渠道,打造我区龙头品牌。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农发局帮助合作社建立了党支部,并帮助统一制作了包装,同时与华联超市进行了沟通,组织召开了产品推介暨农超对接座谈会,为我区农产品实现农超对接打下了基础。
(三)注重科技备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座谈会及“五进农家”活动,推广普及各类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截至目前,开展秋冬季农民科技培训15班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500余人,深入田间地头技术指导120余次,发放科技图书、技术资料3000余份。经常深入到正在生产的欢喜岭村、下牛村、李堡村和塔峪村指导服务,积极向农民宣传和讲解禁限用农药品种及上市安全间隔期等安全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高农民科学认识。同时对区内5个品种的蔬菜、水果进行了19次抽查检测,没有发现一例农药超标问题,进一步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完善基础设施,确保春耕用水需求
今年全区水利备耕工作较比往年抓得早、落得实,备耕形势较好,水库蓄水较比往年同期略多。2014年汛期后,区领导就十分重视来年的水库蓄水灌溉问题,严格按照水库调度要求,尽可能增加蓄水量保证灌溉。目前全区4座水库蓄水总量已达到84万立方米,20余座方塘及塘坝也尽量蓄水,基本可以满足水库下游水田灌溉问题。在农田灌溉设施方面已完成达子堡灌溉工程及卧龙一组方塘工程的招标工作,近期即可施工。其中达子堡灌溉工程新建方塘一座,铺设主管路510m,干管346m,滴灌带10150m。工程建设成后可增加灌溉面积20余亩。卧龙一组方塘工程,维修改建后可改善灌溉面积100余亩。下步,我区将逐步完善全区水利基础的建设,加强水利工程的防洪调蓄、灌溉饮水等工程体系建设,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业灌溉用水,为春耕备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五)做好信息服务,为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积极协调市气象局、市农委相关部门,及时了解和掌握春季气象信息和病虫害预测信息,并通过电话、短信、网络邮件等多种方式,将各类农情信息及时传达到农户,科学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据气象部门预计,2015年我市春季降水偏多、气温偏高,第一场透雨比常年略早,将出现在4中下旬;终霜结束日期为4月底至5月初,接近常年;预计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8℃的初日为4月中旬,比常年偏早。从目前来看,今年春播有可能提早开始,我们将全力做好各种服务。同时我们还从市植保部门获悉,根据农作物主要病虫害越冬基数调查,预测今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将有中等偏重发生趋势。预计全区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1万亩,计划防治面积1万亩。其中:玉米螟中等发生;稻水象甲偏重发生;水稻二化螟中等发生;稻瘟病中等发生,局部有中等偏重发生趋势;水稻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注重科学防护,一旦发生病虫害时,我们将全力做好技术指导。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全区大田作物3万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4%,绝大多数还是靠天吃饭,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不能达到旱涝保收。
二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春夏季节,雨水、温度等农业气象存在诸多变化,同时农作物病虫害将中等偏重发生,这些都将给今年的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三是特色产业发展资金不足。打造特色产业是近郊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全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但由于中药材、食用菌、山野菜等特色产业生产及保护地设施建设投入较高,风险较大,农民积极性不高,影响了特色产业发展的速度。
四是劳动力相对短缺。近几年我区农民外出就业人数逐年增高,农业劳动力相对短缺,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较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年龄多数偏大,接受新技术、新事务的能力较差,综合素质和水平不高。
三、2015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抢先抓早,认真做好春播生产计划落实
继续加大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认真做好各项补贴资金的发放工作。严格按照省、市具体操作流程,做好农机补贴工作。同时要积极做好农业保险工作,及时有效地指导农民适时播种。预计全区农作物播种总面积4.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0.1万亩,蔬菜播种面积(含复种)1.3万亩,其他经济类作物播种面积0.2万亩。
(二)立足实际,创新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一是沿本桓公路打造现代观光农业,以欢喜岭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兴隆山、三家子进一步扩大无公害柿子种植规模,推进标准化生产,依托本桓旅游产业优势,帮助合理规划好路边销售景观带建设,帮助修建作业路,以改善合作社生产环境,发展田园采摘。二是沿沈本产业大道发展特色农业示范村。今年计划在高台子办事处台地村发展100亩紫叶稠李套种中药材,着力打造沈本产业大道特色产业生产示范村,从而带领周围几个村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地块已经落实,村里计划近日到安徽、内蒙等地考察中药村品种。计划在胜利村繁育平榛种苗3亩,目前已落实地块和购进平榛种芽500斤,可用于发展平榛160亩。计划在牛心台办事处发展露地葡萄种植,目前正在落实地块。
(三)注重实效,全面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一是强化新品种示范展示和推广,做好重点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结合我区特色产业项目,现已引进吨谷等特色粮菜新品种20个,安排试验示范点3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生物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新技术8项,推广应用面积4万亩。计划在兴隆山、欢喜岭、下牛建设农作物安全控害示范区2000亩,通过生物有机肥、黄板、杀虫灯等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建立科技人员包户制度,强化跟踪服务。充分利用春耕前的有利时机,组织人员深入各村开展技术指导,因时、因地提出具体措施,提高农业科技到位率和入户率。
(四)提质保量,切实抓好农业生产安全
一是认真做好农产品检测工作。今年国家农业部把本溪市列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重点检查单位,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指导服务力度,切实抓好农产品检测和生产监管工作,全年计划检测蔬菜、水果、食用菌1000个样品,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管和检查,力争达到无不合格农产品上市。二是持续抓好农资市场供应安全和农机作业安全。全年开展春秋两季农资市场执法检查活动,做好大型农机具、拖拉机、卷帘机使用安全培训,严格确保我区无一例农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三是认真开展农村沼气池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逐村核实沼气池使用情况,进行登记造册,特别是开春后,要逐一对正在使用沼气池的农户进行安全教育,做好入户管网的检查,确保农民人身财产安全。
目前我区春耕备耕开局良好,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为全年的农业生产开了好头,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做好春耕备耕生产的指导服务工作,为夺取全年丰产丰收做出努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