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山区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打造旅游生态产业带
金秋9月,明山区卧龙街道兴隆山村本桓公路旁的“幸福花海”里,马鞭草、荷兰菊、地被菊、红景天等中草药正悄然次第绽放着红色、紫色、黄色的花;以“那家农场”、“欢喜柿园”为引领的特色休闲农业迎来了又一季的丰收,本桓公路上最靓丽的“休闲驿站”--欢喜星级游客服务中心迎来一拨又一拨游客……明山区委、区政府不断整合资源,培育特色品牌,拉长旅游产业链,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打造旅游生态产业带已初见成效,目前,全区上下正以昂扬的精神和奋进的姿态迎接党的十九大。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近郊山水等多维资源发展旅游业,是明山区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经过深入思考、调研,围绕本桓公路沿线启动了“1路1河3小镇”工程,即“建设1条文化旅游观光休闲产业路,推进卧龙河高标准综合治理工程,打造卧龙服务小镇、欢喜休闲小镇、兴隆养生小镇3个特色小镇”,将明山区打造成本溪市民和辽东地区游客青睐的短线近郊游、家庭体验游、生态休闲游目的地。
“五朵金花”景区建设,是明山旅游生态产业带上的亮点。今年,“五朵金花”项目在去年启动的基础上实现提档升级。高标准打造“幸福花海”,种植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价值的7种中草药。同时建设集赏景、烧烤、垂钓于一体的“幸福人家”农家休闲旅游项目。那家菜地升级成那家农场,引进了禽畜养殖,围绕周边发展农家乐,实现采摘、游玩、餐饮于一体。而韩家村牡丹画、瓷板画和牡丹衍生产品也实现了订单制作,内容正不断丰富完善。
为推进生态旅游多元化发展,明山区还全力扶持澳地森(中新房)全产业链项目。今年,该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在牛心台、卧龙地区建设农业、文化、旅游、科技等多要素融合项目,目前,已组建专业合作社4家,流转土地2200亩,在牛心台、高台子和卧龙地区扩大中药材种植基地及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面积958亩等,建设集科普教育、运动养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中草药旅游基地。
围绕继续打造旅游生态产业带,下一步明山区要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做好土地利用、村镇利用等相关规划,全力保障旅游规划和用地需求。加大基础建设,充分发挥欢喜星级游客服务中心和澳地森(中新房)全产业链项目的带动作用,完善景区标牌、停车场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时,广拓资金渠道,列支旅游发展等相关资金1200万元,支持重点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及乡村民宿发展。积极探索融资平台设立、PPP模式、创投基金方式,拓宽资金渠道,支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