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msqrmzf-2022-00191 | 发布机构: | 明山区人民政府 |
信息名称: | 2021年明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 主题分类: | 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日期: | 2022-03-29 | 成文日期: | 2022-03-29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2021年明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12月7日在明山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区长 王福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九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及2021年工作回顾
区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本届政府任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亿元;引进域外资金125.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798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4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4%。
回望过去,我们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交出了稳定脱贫的明山答卷。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坚持“六个精准”,落实“五个一批”,开展“百名干部帮百户”“百企帮百村”行动,选派驻村第一书记2批次39人,签订产业扶贫协议100份,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实施扶贫项目41个,举全区之力实现五年任务一年完成,100户、18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收入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绝对贫困全面消除。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回望过去,我们坚持笃行实干、聚力担当,演绎了产业富民的明山路径。工业经济规模持续壮大,20个技改项目建成投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7户,培育亿元以上“小巨人”企业5户,较2017年规上工业企业户数增长2.2倍、总产值增长2.3倍、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4倍。房地产行业持续繁荣,完成销售面积160万平方米。旅游经济再创新高,实现创收148亿元。农村特色经济持续发展,各类新型农民经营主体达到193家。林下参、刺龙牙等林下经济规模扩大近3倍。
回望过去,我们坚持统筹兼顾、扩容提质,绘就了城乡共美的明山画卷。秉承“老城做减法、新城做加法”思路,投入7.5亿元,完成棚改1000户,维修改造老旧小区166个,拆除违建1760处,整治街巷路57条,施划停车位6000余个,改造农村户厕300座、危房57户,修建农村道路150.9公里。清理“三堆、六边”垃圾14.3万吨。牛心台地区污水管网一期工程完成建设。腾空国有土地5.7公顷,征转集体土地20.5公顷,欧洲城•本府、碧桂园等一批优质地产项目拔地而起,育龙路、唐家路延伸段等重大市政道路顺利贯通。整理太子河新城核心区土地291.3公顷,实施重大项目32个,实现投资50.2亿元。梁家66千伏变电站、市中心医院新城院区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相继投入使用。新城公交开通运营。新城人气加速集聚。
回望过去,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和谐,激发了创新发展的明山动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高频服务事项基本实现“指尖办理”,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居全市首位。区域竞争能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累计签约项目67个,签约额162.6亿元。争取各类政策资金17.9亿元,推进500万以上重大项目167个。非税收入占比年均下降6.3%,税收质量明显提高。新增“个转企”456户,各类市场活跃主体达到2.8万户。龙山泉啤酒获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长质量奖”称号,康顿门业获“中国防盗门十大品牌”“省优秀新产品”称号。追讨拖欠农民工工资3500余万元,农民工合法权益全面保障。累计化解债务14.2亿元,债务风险等级由红色降为橙色。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建立健全多层次应急处置体系,有效维护辖区社会环境长治久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荣获省集体二等功,连续三年荣获省平安建设示范区。
回望过去,我们坚持生态优先、民本为重,展现了幸福宜居的明山形象。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缔改造更换燃煤锅炉643台(套),清理河湖垃圾3.1万立方米,完成造林50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7.4%,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年均达到90%以上,创建省级以上绿色矿山9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累计新增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实施安居保障工程,回迁安置居民910户。妥善解决1.6万户群众“办证难”问题。4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投入资金1.7亿元,配套完善文化、教育、卫生、养老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回望过去,我们坚持勠力同心、共克时艰,彰显了干群同心的明山担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的非洲猪瘟、压力巨大的债务风险等诸多挑战,我们全面坚持党的领导,锤炼干部队伍,改进工作作风,医护人员白衣执甲、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坚守一线,始终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守住了人民的“生命线”、稳住了经济的“基本盘”。先后荣获省级创业型县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省“大禹杯”五连冠等各类荣誉称号30余项。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一年,是本届政府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全区上下紧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良好态势。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0.7亿元,同比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3亿元,同比增长1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3亿元,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8.4亿元,同比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6757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8%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万元,同比增长7%。
一是聚焦提质增效,产业“新”的发展更加突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企业研发新产品6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4项,签署技术服务合同7000万元。东方三家子智慧矿山5G智能运用等一批科技赋能项目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森茂电子、晟恒精线达到“雏鹰”企业标准。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户、科技型中小企业4户。吸纳各类人才94名,成功引进辽宁科岭“带土移植”项目团队,助力人才发展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现代服务业活力充沛。长江农产品智能物流交易中心筹备运行。消防、高峪、大峪等传统商圈持续繁荣。电子商务等网络经济引领线上线下营销新模式。房地产行业形势喜人,销售总额达到30亿元。韩家特色民宿等城市近郊短线游发展迅猛,接待旅游人数380万人(次),同比增长9.7%。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中药材、食用菌、山野菜、优质米等特色产业规模达到3100亩。农业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78%以上。欢喜岭铁皮柿子、塔峪草莓、下牛有机茄子等知名农产品品牌效应持续放大。
二是聚焦对外开放,项目“建”的动能更加强劲。始终将“项目为王”理念融入血液,严格落实“五个一”专班推进机制,全年开工建设5000万元以上项目26个,12个重点项目实现竣工投产。赴广州、深圳、上海等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活动130余次,1978团购仓储店等27个项目实现签约14.2亿元,山磊航空新建装备制造生产线等16个项目开工建设,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40亿元。
三是聚焦新城发展,城市“扩”的格局更加彰显。本溪高级中学附属学校中、小学部启动办学,高中部项目开工建设,江南城高端房地产、市公安局技术办公大楼等项目完成部分主体施工。B18、B10-2等地块具备出让条件。基础服务设施配套日趋完善,明山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投入运行,威宁大街双线全幅贯通,附中路、梁山大街破土动工。
四是聚焦环境治理,城乡“美”的面貌更加宜人。主城区环境不断提升。“三供一业”、早期棚改等项目高质量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稳步推进。清理私搭乱建和占道经营6.1万处(次)、小招贴3万余张,维修感应灯2871处,建设停车场13个。投放公益广告1250平方米,制作造型小品110墩,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开展“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建设美丽宜居村2个,创建乡村治理试点示范街道(村)2个,改造农村饮水管线1.2万延长米,推进农村环卫保洁社会化运营,清理垃圾8100吨,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大棚房”等突出问题121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妥善办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案件,开通环境投诉热线,坚持边督边改,解决环保问题32个。完成造林792亩,栽植苗木8万株,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30起,完成矿山治理1488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7%,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31天。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把能耗“双控”,重点企业实现能耗在线监测全覆盖,全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五是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亲商“实”的举措更加多元。大力精简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全区审批时限压缩80%,“即办件”比例达到50%以上,“好差评”机制实现全覆盖。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开展“亮剑护航”专项整治行动,检查经营业户756家(次),查扣移交案件11个。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助企理念,全力解决发展难题100余个。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助企融资1500万元。扶持创业担保贷款主体54户,办理贴息贷款783万元。推动正兴车轮等20户企业进入省电力市场化交易平台。落实省外经贸专项资金125万元,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减免各类税费8000万元。清偿企业欠款521万元。新增“个转企”100户、“小升规”6户、“规升巨”2户。
六是聚焦保障百姓福祉,民生“惠”的领域更加广泛。社会保障更加全面,“三保”资金占总支出的63.5%。新增就业2786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发放社会补贴、救助、优抚等资金5450万元。投入资金817万元,建设水利工程12处,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落实教育“双减”要求,整治校外培训机构218家。“5+2”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新增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学位260个。成功举办建党100周年文体活动。此外,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国防动员、双拥、老龄、老干部、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各项事业呈现新气象。
七是聚焦社会和谐稳定,成效“好”的基础更加牢固。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全面构建“1+10”指挥应急处置体系,实现扁平化、高效化管理,“六种”能力显著提升。落实“四方责任”和“四扫”要求,累计接种疫苗58.7万剂次,免疫屏障有效构建,疫情防控成果全面巩固。持续推进社会基层治理,完善网格化管理激励机制,构建三级基层网格2390个、四级基层网格7377个,基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治安形势持续向好。高质量完成建党100周年安保工作。调解各类纠纷814个,化解信访案件230个。金融、债务等各领域风险有效防范。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检查企业753家(次),整改隐患708个,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有望获得全国平安建设示范县区称号。
八是聚焦自身建设,政府“干”的氛围更加浓厚。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牢记“国之大者”。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工作制度。完成审计监督120项,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监督实现全覆盖。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全面应用,政府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建议提案152件、各类民意诉求4736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150条。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转变工作作风,落实减负要求,办文办会同比下降5%,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减一般性财政支出5%。
各位代表,奋进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几年来的发展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必须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依法行政、依规办事,使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必须强化作风保障,坚持一以贯之抓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届政府所取得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掌舵领航的结果;是省、市、区委坚强领导、统揽全局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全面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及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明山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明山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疫情变化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常态化防控任务依然艰巨;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尚不稳固,创新驱动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三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巨大,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四是部分党员干部创新意识、担当精神、岗位能力有待增强。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我区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面对新矛盾、新挑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扛起政治担当、发展担当,在“危”与“机”的转换中增强信心、赢得主动,在“形”与“势”的把握中借梯登高、乘势而上,在“稳”与“进”的开拓中夯实基础、争先晋位,真正把发展的潜力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全面开创明山振兴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发展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五大安全”战略定位,聚焦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全面融入全省“一圈一带两区”,落实市委“生态立市、产业强市、人才兴市、惠民富市”战略,以“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拉长啤酒、矿山两个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三个融合,实施“生态立区、产业强区、科教兴区、开放活区”四大战略,构建“一河、两城、三区、四带”发展新格局和“一横、一纵、一环”新布局,实现优布局、稳全局、开新局,打造更具经济实力、更可持续发展、更加生态宜居的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今后五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围绕“一区、一城、双园、双链”发展重心,坚定实施活力、实力、美丽、绿色、幸福“五个新明山”建设,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到十届政府任期末,力争突破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合理区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走在全市前列。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商贸服务业为主体、特色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开放创新实现突破。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营商环境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智慧城市”“数字明山”建设步伐整体加快,智慧园区、智慧工厂建设初具端倪,啤酒、矿产产业链条全面拉长,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坚持实施“人才兴市”战略,组建区域发展咨询专家库,实施“百名高学历人才引进工程”。积极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和辽东绿色经济区。
--生态环境大幅改善。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加快推进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进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序推进。严格能耗“双控”,促进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让天更蓝、地更沃、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城乡发展开创新局。发展“一河两岸”,推动新城老城乡村联动发展。加快提升太子河新城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新城更加优教宜居兴业。不断推进老城区功能提质升级,使主城区更加安全通畅有序。农村水、电、气、路、通信、物流等基础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农村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政府效能全面提升。持续深化法治明山、平安明山建设,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与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相结合。全面实施“八五”普法,提高群众法治意识,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服务体系持续完善,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深化“五安工程”,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高,社会大局总体和谐稳定。
--民生福祉不断增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基本实现。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健全。优质的教育、卫生、文化、老龄等公共服务实现精准供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凝聚力明显提高。全区各项发展成果不断惠及全体人民。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三、2022年主要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不断提升“两种能力”和“一种精神”,做到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实现同步增长。
(一)建设活力新明山,推动改革开放创新迈出新步伐
激活综合改革驱动力。深化数字政府建设和“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继续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和系统性重构,实现高频事项快办、通办、联办、标准办。加速线上线下融合,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真正做到“进一网、能通办”。坚持弘扬“店小二”精神,把“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得实惠”作为“硬指标”,始终贯穿办事全过程、融入服务全链条,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的体验感、获得感。加强营商环境法规体系建设和事中事后监管,继续推进落实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两单融合”,让“办事靠法治、不用找关系”成为明山的“金名片”。
增强科技创新牵引力。继续加深院企战略联盟关系,巩固合作共赢发展模式,积极引导本土企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力争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落实激励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加大产品创新与研发,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助推以山磊航空为代表的军民融合企业进入国家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全年力争培育“雏鹰”“瞪羚”企业各1户,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户、科技型中小企业3户,技术合同市场成交额不低于1亿元。
夯实人才发展硬实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强化人才示范引领,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发展机制,优化人才政策,全面拓宽“校企”“校地”人才平台,实施“高精尖”人才、“候鸟式”人才、项目团队等“带土移植”工程。大力提升新时代农民素质,着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农村实用人才。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全年力争引进各类人才50人以上,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不少于10人,博士或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才不少于2人。
(二)建设实力新明山,推动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突出抓好产业升级。坚决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进一步强化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工程,打造集啤酒、矿山、高新技术产业等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工业发展格局。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户、“规升巨”1户。以延伸啤酒产业链为核心,倾力打造“啤酒+高端服务+旅游”主题文化休闲区,全面构建现代商贸服务业新格局。推动农业“三品一标”发展。继续推进“一村一品”工程,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鼓励发展订单式农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全年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5家。促进农村经济呈现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建立更加完善的重大项目包保责任制度,全面推进欧洲城九期•桃花源、本桓高速(明山段)等50个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项目管家”作用,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发展瓶颈问题,举全区之力推进龙山泉啤酒新建数字赋能生产线及啤酒小镇配套商业综合体项目、滨河北路景观提升工程早日开工建设。吃透国家政策,科学谋划项目包装,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债券等各类资金。
突出抓好精准招商。发扬“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饿着肚皮、踏破脚皮”的“五皮”招商精神,打好新时期招商引资主动仗,围绕项目签约、落地、建设、达产等过程,建立全周期服务机制,推进11个已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围绕高新装备制造、数字经济、高新材料、绿色矿山、绿色能源、军民融合、高端房地产等十大板块,深度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区域内产业创新协同合作,重点推进永磁电机等项目40个,力争全年实现签约项目30个。
(三)建设美丽新明山,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
聚焦文明城市创建。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12项重点工程”,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市民素质,优化完善城市管理与功能服务,打造优质城市文化品牌,推进城乡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和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为跻身全省文明城区序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坚实保障。
提升城区功能品质。加大新城建设力度,力争国电网明山分公司、太子河新城加油加气站及B18高端房地产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完成附中路、至诚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太子河新城核心区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全域提升主城区环境,实施市容市貌整治常态化管理,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创建绿色社区13个,打造“自助式”管理小区14个。程家至溪湖公交线路顺利开通。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治理,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强畜牧业面源污染防控,支持畜禽规模养殖场开展标准化改造和建设,减少畜牧业内源性污染,实现生态消纳或达标排放。鼓励发展种植设施蔬菜、精品水果、中草药等高效农作物,再造一批农业品牌,促进农民创收。深化农村“三变”改革,优化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持续释放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四)建设绿色新明山,推动绿色发展得到新提高
厚植绿色政治生态。加强政治建设,全面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学深悟透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加强法治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自觉主动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群众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强廉政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加强作风建设,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干”字当头、“敢”字为先、“实”字托底,切实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擦亮绿色发展底色。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切实保障生态安全。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发展,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加大重点领域整治,全面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推动牛心台地区污水管网并网运行,高台子、卧龙污水处理厂达标运行,区域环境总体质量提升。持续巩固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成效,确保已销号案件问题不反弹。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工作,开展全面清查打击涉矿企业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加强区域重点水域治理,提升水生态、林业生态修复能力,完成植树造林9万株。
发挥绿色资源优势。全面促进康旅、交旅、体旅、农旅、商旅、学旅、工旅“七个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威宁营、点将台、抗联老印记等特色文化和砬湖谷、天坑群等自然景观资源,打造IP沉浸式体验,规划精品旅游线路3条。谋划推动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努力构建全面辐射本溪、沈阳乃至全省的康养文化旅游新格局。坚持发展绿色经济,加快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推动太子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五)建设幸福新明山,推动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全面保障人民健康。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疫情防控“三个体系、两个机制”,落实“两手抓一准备”和“九个到位”工作要求,持续巩固疫情常态化工作成果,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突出抓好辽东地区心脑血管疾病区域医疗中心等项目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推进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全面增强群众健康意识。强化市场安全监管,保障百姓饮食用药安全。
全面推进文化教育事业繁荣。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00场,放映农村电影300场,全区经常锻炼人数实现增长10%。丰富文创等新型文化业态,支持紫霞堂申报AAA级景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健身场所实现惠民开放。坚持立德树人,聚焦科教兴区,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速本溪高级中学附属学校高中部建设。继续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逐步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探索市区优质教育资源优化整合途径,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区域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全面防范重点领域风险。发挥财政监管和审计监督作用,强化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制约。优化政府支出结构,稳步化解政府债务。树牢“大安全”理念,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持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解决好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问题。持续巩固扫黑除恶工作成果,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立体化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着力解决一批“回迁难”“办证难”等历史遗留问题,全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工作。
全面加大基本民生保障。提升重点企业吸纳就业能力,持续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全年新增就业2300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9%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完善老龄服务体系,构建五保供养、互助养老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体系,推进福利院、民办养老机构,农村幸福院和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持续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打击力度。依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慈善、双拥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重点办好10件民生实事。一是维修改造老旧小区13个;二是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失能失智人员养护楼项目;三是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配套和困难群众医疗救助配套;四是新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00座,创建美丽宜居村2个;五是实施农村饮水改造工程;六是建设明山区核酸检测实验室;七是实施明山区文体中心、图书馆提升工程;八是施划停车位1000个;九是建设高标准农村道路7.2公里;十是实施牛心台地区路灯亮化工程。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竞发,奋勇者当先。明山发展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全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拼劲,以永远在路上的赶考心态,为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力开启明山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1. 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和摘帽不摘监管。
2. 雏鹰企业:注册时间不超过10年,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在某一细分领域取得突破,未来具有较高发展潜力,得到市场认可的创新型企业。
3. “五个一”专班: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团队、一张图表、一抓到底。
4. “两高”项目: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5. 能耗“双控”:对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进行控制。
6. 教育“双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7. 课后服务“5+2”:即学校每周5天,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
8. “1+10”指挥应急处置体系:《明山区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中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办公室及下设的封闭管控、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健康监测、行业管控、转移运输、消毒消杀、后勤保障、信息宣传10个工作组,形成统一指挥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防控工作指挥体系。
9. 四方责任:疫情防控属地、部门、单位、个人责任。
10. “四扫”要求:疫苗接种扫机关事业单位,扫企业,扫行业领域,扫村、屯、社区工作要求。
11. “一横、一纵、一环”新布局:“一横”即太子河为横向发展轴线。“一纵”即以高台子塔峪村为起点,沿小小线、沈本产业大道、本桓线,连接到卧龙金坑村,形成一个连接明山南北两端的纵向发展轴线。“一环”即小小线、牛欢线、本桓线、沈本产业大道、高高线连接形成的环线。
12. 一区、一城、双园、双链:“一区”即牛心台生态治理转型区。“一城”即太子河新城。“双园”即工业园区的“南园”“北园”。“双链”即啤酒、矿山两个产业链条。
13. 五安工程:党建引领筑平安、三治融合创平安、多元化解促平安、夯实基础固平安、忠诚守护保平安。
14. “两种能力”和“一种精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战略要求转化为具体项目的能力、利用外部资源和社会资本发展壮大自己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斗争精神。
15. 瞪羚企业:注册时间20年内,表现出成长速度快、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等特征,营收或人员增长率及科技活动投入强度达标的企业。
16. 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17. 12项重点工程:理想信念教育深化工程、社会文明培育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工程、实施文明创建工程、营商环境优化工程、法治环境提升工程、市场环境净化工程、人文环境升级工程、城市环境提升工程、社会环境平安工程、生态环境美化工程、未成年人关爱工程。
18. “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19. 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20. 三个体系、两个机制:扁平化高效快速的指挥体系、完备的加严管控政策体系、高水平的公共卫生支撑体系,动态及时调度机制、督导检查问责追责机制。
21. 两手抓一准备:一手抓疫苗接种、一手抓防控任务落实,随时准备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的状态和初始的状态。
22. 九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平急转换到位,二是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三是防控水平和应急储备能力建设到位,四是严防境外输入闭环措施落实到位,五是国内疫情重点地区来返人员排查管控到位,六是各类医疗机构“哨点”作用发挥到位,七是高风险人群管理到位,八是重点场所管控到位,九是督导检查、追责问责到位。